新加坡素有“花園城市”的美譽,盡管人口眾多,但環(huán)境仍然保持得十分干凈整潔。這要歸功于隨處可見的分類垃圾桶,以及新加坡的垃圾處理體系!
那么問題來了:新加坡究竟是如何處理垃圾的呢?
新加坡每天產生垃圾約21000噸,當中僅有3%的不可回收、不可焚燒的垃圾直接填埋處理;而即便是焚燒處理的生活垃圾,也會利用產生的熱能進行發(fā)電。
焚化廠的發(fā)展
1979年,新加坡第一家垃圾焚化廠烏魯班丹正式投入使用。烏魯班丹焚化廠日焚化垃圾1200噸,在運作期間,由于當時的垃圾運輸車密封性不好,偶爾會有臭味散出,也會遭到投訴。不過每有投訴,環(huán)境局就會馬上派人處理,再加上新加坡人知曉國情,因此總體輿論還是對垃圾焚燒表示支持。
此后隨著生活垃圾日益增多,幾乎每七八年,新加坡就會投入重金建設一間焚化廠,垃圾處理技術也不斷得到完善。
1986年,大士焚化廠建成,日處理能力約1700噸,耗資2億元新幣。
1992年,圣諾哥焚化廠投產,日處理能力2100噸,耗資5.6億元新幣。
2000年,目前新加坡最大的一間焚化廠——大士南焚化廠建成,日處理能力達到3000噸,耗資更高達8.9億元新幣。
2009年烏魯班丹焚化廠關閉,與此同時,替代它的吉寶西格斯大士垃圾焚化廠投入使用,日處理能力800噸,耗資1.6億元新幣。至此,新加坡垃圾焚化廠的日處理能力超過8000噸,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需要。
焚化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使垃圾體積大幅減小。雖然新加坡每天產生的垃圾多達21000噸,但最終填埋的量僅約2300噸,大大節(jié)約了土地資源。
考慮到未來需求還會增加,目前新的焚化廠已經(jīng)在規(guī)劃中。預計2018年前后,這個新的焚化廠就會投產。2024年前,還會有第7間焚化廠建成。屆時,新加坡的生活垃圾日處理能力將大幅提升,甚至大士南焚化廠也可以“退休”了。
垃圾是怎樣被焚化的?
在大士南焚化廠的垃圾抓斗操作室內,一位工作人員正在抓取垃圾投入焚燒爐內。這位工人已在大士南焚化廠服務多年,動作嫻熟。他介紹,抓斗一次抓取近8噸垃圾,投入焚化爐入口后,再一點點推進焚化爐內,這樣可以防止一次性投入垃圾太多,積壓在一起燃燒不充分。
工人介紹了焚化爐運作的過程:先是點火,使爐內溫度升高到800攝氏度,然后再投入垃圾,這時候垃圾本身燃燒也會產生熱量?!胺贌隣t內的溫度會保持在850-1000度,這是為了垃圾的充分燃燒,是減少二噁英等有害物質的產生的關鍵。因此一旦監(jiān)測到爐內溫度降低,焚燒爐就會補充燃料,以提高溫度”。
廢水的處理
垃圾槽中滲漏出來的廢水會在槽內噴灑以除塵;焚燒中產生的水蒸氣則會通過蒸汽渦輪發(fā)電機進行發(fā)電。大士南焚化廠每天可以發(fā)電1600兆瓦,其中20%自用,80%可以輸入電網(wǎng)。而最后剩下的廢水則會經(jīng)過初步處理后送污水處理廠。
廢氣的處理
焚燒產生的廢氣經(jīng)過三個步驟處理:一是通過高壓靜電除塵器過濾掉約90%的粉塵;二是注射熟石灰粉來處理氯化氫和二氧化硫;三是在過濾袋上使用催化劑分解二噁英。最終使得排放的氣體中,二噁英少于0.1納克/立方米,粉塵少于5微克/立方米。
廢渣的處理
垃圾焚燒的廢渣,也會利用磁鐵分離器吸取其中含有的廢鐵,最后才送到埋置場填埋。
實馬高垃圾填埋場
實馬高垃圾填埋場位于新加坡本島以南的海面上。這個耗資3.6億美元的垃圾填埋場由實馬高島、錫金島和一條人工海堤組成。人工海堤依據(jù)附近海底的地形而建,它把兩個小島緊緊地連在一起,并把附近的海域圍成了一個巨大的圓形區(qū)域,這個區(qū)域內便是垃圾填埋區(qū)。長約4.4英里(約7公里)的海堤由砂子、石塊和泥土堆砌而成,同時鋪設聚乙烯土工膜以防止垃圾場內的有害物質向海水滲透。焚燒過后的垃圾灰燼將會被運送到這里進行填埋處理,上面再鋪上泥土,然后再種上棕櫚樹或者其他植物。
生態(tài)平衡
在實馬高島,有700多種不同種類的動物和植物在這里和諧共處,其中還包括許多珍稀物種。一些受保護的野生動物比如大嘴鷺、馬來西亞環(huán)頸鸻都在島上筑巢,瀕臨滅絕的中國白海豚也出現(xiàn)經(jīng)常在小島附近的海域里。為了護實馬高島上珍貴的野生動植物,新加坡政府在這個小島的周邊種植了兩片紅樹林,紅樹林是很好的自然生態(tài)標志。如果有紅樹落葉或變黃,就說明附近的水質在改變,這時候當局就必須留意,因為可能有垃圾污染了海水。
旅游勝地
風光秀麗的實馬高島如今已經(jīng)成為旅游的熱門景點。白天,一些垂釣愛好者前來釣魚,到了晚上,那些為了躲避城市燈光的天文愛好者們也來到島上仰望星空,甚至有很多學校將課外活動場所搬到這里來,組織學生在退潮后留下的水坑里尋找海葵和海星。
由于成功的解決了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固體垃圾處理問題,實馬高島獲得了來自各方的贊譽。新加坡國家環(huán)保局預計,實馬高島垃圾填埋場至少可以使用到2045 年。
提高垃圾再利用率
除了源頭上減少垃圾,可回收垃圾的再循環(huán)利用也很重視。新加坡國家環(huán)境局上述官員介紹,2007年—2012年,在《新加坡產品包裝協(xié)定》下,新加坡共減少了大約1萬噸包裝材料,并節(jié)省了大約2200萬元新幣。目前新加坡的工業(yè)和商業(yè)垃圾中,99%的建筑及拆卸廢料、97%的工業(yè)鐵渣和有色金屬、77%的木料、54%的廢紙、48%的園藝業(yè)垃圾和11%的塑料都已循環(huán)利用,總體可循環(huán)再利用率高達61%。在新加坡的酒店、組屋、學校等,也隨處可見垃圾分類回收桶。
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統(tǒng)
新加坡還有一套很完善的垃圾收集系統(tǒng)。從2001年起,新加坡的生活垃圾搜集全部委托給4家私營的垃圾回收服務企業(yè)。為此,住家須每月向它們付費4.5元-23.19元不等;商鋪則根據(jù)垃圾量付費23.18元-705元不等。這些企業(yè)對垃圾分類后,不可回收但可焚燒的可送往任意一家焚化廠焚燒,不可回收也不可焚燒的則直接送往實馬高垃圾填埋場填埋。
來源:固廢家園
特此聲明:
1. 本網(wǎng)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。
2. 請文章來源方確保投稿文章內容及其附屬圖片無版權爭議問題,如發(fā)生涉及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文章來源方自負相關法律責任。
3. 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內起一周內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益。